摘录两会上的商会声音——万祥军两会提案:协会商会市场化
两会上的商会声音——
万祥军两会提案:协会商会市场化
提要:2015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协会商会建设和发展的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任、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新闻媒体记者委员会主任、中国协会商会委员会主任万祥军表示并明确的提案内容是——
商会经济的关键点就是要大胆尝试和引入协会商会市场化,通过协会商会商业化运作,打造商会经济和商会品牌并壮大发展协会商会。通过以商言商、以商招商、以商引资的引导带动,实现群体扩张,构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经济载体。
商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理应顺应市场化
“构建商会经济引入协会商会市场化打造商会品牌,这也是我一直在研究的主题,引入协会商会市场化的前提必须明确商会经济的定位。商会经济的关键点就是要大胆尝试和引入协会商会市场化,通过协会商会商业化运作,打造商会品牌并壮大发展协会商会。通过以商言商、以商招商、以商引资的引导和带动,实现群体扩张,构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经济载体”。
早在9月26日上海举行的“2014商会大会”作《协会商会引入市场化打造商会经济商会品牌》演讲中的万祥军指出:这种载体就是商会经济。它是依托商会组织,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凝聚会员力量,共享信息、共闯市场、共同投资、共创品牌、共谋发展,以此壮大会员企业的综合实力。关键点是以商会为组织纽带、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协调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有三种,第一是“企业力”,第二是“政府力”,第三是“商会力”。
商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本身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但商会对经济发展推动的作用和影响方式是立体式多元化的,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如降低企业成本、营造诚信环境、创新经营文化、传播管理经验、协调经济秩序等,尤其是在激活民资、招商引资、促进项目生成、规范行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更为突出,这其实都是商会协会参与市场经济协调和引导市场经济方面的表现。
“既然提到商会经济,协会商会引入市场化就应该打造商会品牌。商会是企业事业发展的平台,商会不是俱乐部,归根结底是为了会员企业发展。权威性、美誉度和影响力是商会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商会品牌”,万祥军说,有了协会商会,我们就要学会和运用品牌也就是说以整体性的力量和形象登上了管理舞台,就有谈判权、话语权,可以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对内努力增强商会凝聚力,促进商业合作水到渠成,实现商业机会共享。对外鼓励会员量力参与社会公益,外塑形象。我们组织会员集中入驻或建设工业园,降低发展成本。
各级协会商会发展都没有得到他们的理想效果,机制是协会商会改革并且实现自身健康发展最根本的问题。
目前协会商会发展不公平现象还较为明显,最大的弊端就是商会和协会的发展没有遵循市场化规律,而“去行政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协会商会改革最终应该回归到“商”的本性,而实践证明协会商会搞得好的,恰恰就是那些市场化运作去行政化的部门,他们的制度更完善,活力更强。
万祥军表明,运用“市场取向”思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市场化是一个重要方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市场价格调节供求机制,引导资源配置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产出。近年开展的政府购买协会商会服务,就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积极探索,有效提升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商会协同”,就是要发挥各级工商联、协会商会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社会事务千头万绪,政府包打天下,既做不到,也行不通。作为协会商会组织,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推动顶层设计,把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去考量,借党委政府之力强势推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敢于、勇于和善于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不断创造更多有特色的有浙江特色的成功经验。
上一政策文件:安徽省部署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沈素琍作重要批示
下一政策文件:池州市江苏商会会长办公会制度
版权所有 © 2008-2015 池州市江苏商会 备案号:皖ICP备19008080号 技术支持QQ:2642796982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311号